以卓越的信息技術,持續推動制造業創新發展
在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和技術革新的背景下,中國造船業數智化轉型的進展引人注目。造船企業正通過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制造系統推進全鏈數智轉型。截至目前,這場技術變革讓行業共享多少數字紅利?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廠副總經理朱明華披露了相關數據,供業內參考。
搶眼的造船指標
全球造船業自2021年進入復蘇周期,至今依然熱火朝天。中國已是造船領域的全球領導者。當前中國造船業優勢明顯,船型在靈活配置的規模化中顯現穩定的交付速度,能應對市場變化,在鋼材低價、人民幣匯率緩變、人工穩定、供應鏈高度集成的情況下可以保證成本的穩定性。
國際造船專家預測會(ISFEM)和克拉克森對中長期船舶市場需求持樂觀判斷。李彥慶認為:隨著社會技術進步,制造系統的改造與升級、數字孿生與數字產品的交付、船舶系統數字化升級都是中國造船市場進一步發展的機遇。
多面的智能轉型
中國造船業正跟隨社會技術進展,在研發、設計、采購、總裝、試驗試航及售后環節進行全鏈數智化轉型。在智能航運的發展上,中國造船業通過數字孿生與數字產品交付、船舶系統數字化升級,推動了智能航運自主船舶的發展。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船舶的系統性創新力,也顛覆了傳統的航運體系。新技術的植入,如IT、IoT、AI、算法軟件、自動化、導航、傳感、數據、網絡安全、通信基礎設施等,與港口、物流、航運、造船、設備系統、各類服務等傳統產業大融合,標志著造船領域開辟了管理變革與國際協作、法規顛覆的全新賽道。
在數智化轉型上,中國船舶集團是佼佼者。數智化轉型的重要表現,即船舶系統的數字化升級。在智能系統的研發與應用方面,中國船舶能源及碳排放綜合在線管理系統是集團公司正在開發的首個輔助能源和碳排放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系統。該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對成員單位的能耗和碳排放數據進行實時采集,預計每年可節約能源5%左右,有效提高了能源管理水平。
中國船舶集團在數智化轉型方面取得的進展不僅推動行業技術革新,也為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撐,讓中國造船行業盡享產業紅利。
顯著的產業紅利
造船業數智化轉型如火如荼,實際成效究竟如何?朱明華用數據說話,展示了數智化轉型給江南造船廠帶來的產業紅利。
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公司通過數字化設計和制造平臺實現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制造和數字化管理的全流程數字化轉型,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降低了成本和風險。
智能制造是中國造船行業數智化轉型的另一個重要方向。智能制造系統可以實時監控生產過程,對生產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和處理,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智能制造還能幫助企業優化生產計劃和調度,實現生產過程的可視化和優化。
通過江南造船廠分享的數字紅利,得見中國造船行業數智化轉型的巨大潛力。不僅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和風險,還推動了產業升級和轉型,促進了數字經濟和國際化發展,同時在綠色低碳轉型方面也取得顯著成效。這些轉型和創新為中國造船行業帶來深遠的產業紅利,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片來源:中國船舶網)
想了解更多開目數字化項目案例&產品資訊,歡迎關注“開目軟件”公眾號(kmsoft1996)
為方便提供優質服務,請留下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