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卓越的信息技術,持續推動制造業創新發展
導讀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造船業三大指標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一,一艘艘“大國重器”接連突破,標志著我國已形成船海產品全譜系總裝建造能力。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專家表示:“2024年我們會有更好的效益,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用數字技術、信息化技術來改善生產作業的過程,提高效率,提升我們產品的質量。”
近日,繼數字化工藝項目合作后,中國船舶集團某公司再度與開目軟件開展深化合作,簽約開目新一代云原生、微服務、設計工藝制造一體化的KMPLM CLOUD,將構建三維數字化設計協同平臺、產品數據管理平臺、三維數字化工藝制造系統等協同管理平臺,實現國產信創的“真替真用”,開啟數字化升級創新之旅。
中國船舶集團某公司具有科學的管理體系,雄厚的技術力量,擁有相當規模以精密數控設備為主的機械加工中心。近年來,通過對生產線進行全面技術改造,引進世界先進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建成了企業獨特的鑄造、機械加工、焊接、表面處理、熱處理、總裝調試等多條生產線,并具有先進的計量檢測和理化分析手段,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數字化工藝成效良好,承上啟下貫通數據流
近年來,中國船舶集團某公司積極實施戰略轉型,正在努力打造成為我國重要的大中型機械裝備制造企業。
前期,企業與開目軟件攜手開啟了工藝管理平臺的項目合作,實現了設計-工藝-制造業務與數據有效貫通,提升了工藝結構化、關聯化及標準化設計與管理,強化了工藝承上啟下中樞環節作用,縮短了企業的工藝生產準備周期,實現了工藝知識積累與傳承的目標。
該公司信息化領導曾評價工藝管理系統:“我們與開目軟件在工藝管理平臺進行了深度合作,項目打通了我公司設計端到生產端的數據流和業務流,實現了工藝數據的數字化和結構化,使平臺真正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全面啟動數智升級,大力推進國產替代
中國船舶集團某公司主要集中在多品種/小批量類的生產任務,目前熱處理等部分專業仍使用傳統工藝編制方式,未完全打通生產主線業務流和數據流;生產過程中變更相對較為頻繁,也存在設計數據、工藝數據和制造的脫節風險,導致生產過程無紙化、透明化程度不高。
此外,企業目前使用的服務器、操作系統、基礎軟件以國外產品為主,核心技術受控于他國。隨著業務發展、各類系統應用不斷深入,新增業務功能需求逐步增加,原有系統技術架構下業務的擴展性、開放性、靈活性、先進性的不足逐漸顯現,已不能適應企業發展需求,需要對其進行優化、提升。
基于企業實際業務需求和中國船舶集團數字化轉型國產化替代的戰略要求,該企業決策重新規劃建設全新一代自主可控PLM系統。經過嚴格選型考察,開目基于云的研發工藝制造一體化PLM解決方案最終脫穎而出,雙方順利攜手。
強化設計工藝協同,匠心打造標桿工程
通過國產化工程管理平臺項目建設,將為企業構建集三維數字化設計協同、項目管理、圖文檔管理、BOM管理、變更管理、工藝路線管理、結構化工藝設計、三維裝配工藝、三維機加工藝設計、工藝定額管理、工藝知識管理等功能一體化的管理平臺,以項目任務驅動設計工作,將設計任務和工作交付進行關聯,實現產品研發項目的實時過程控制,以及研發設計、工藝設計過程的數據共享,支持產品研發、工藝協同設計。
項目建設將支持企業國產信創軟硬件平臺的全面兼容,提高設計研發與工藝標準化與高效化;實現產品工藝業務、工藝數據統一化、精細化管理,為下游生產、運營提供準確、及時、完整的數據及基礎源頭數據;以三維可視化工藝指導車間生產,實現工藝制造協同,構建統一的生產資源管理模型;實現設計-工藝-制造業務流和數據流有效貫通,縮短產品研制周期,提質降本增效,打造船舶裝備制造數字化轉型升級標桿。
中國船舶集團某公司與開目軟件順利簽約,標志著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又一段新征程的正式開始。作為國內領先的PLM系統和解決方案服務商,開目軟件積累了深厚的技術沉淀和應用實踐。后續,開目團隊將全力以赴推進企業PLM項目有序實施,助力企業提質降本增效,穩步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想了解更多船舶數字化項目案例及資訊,歡迎關注“開目軟件”公眾號(kmsoft1996)
為方便提供優質服務,請留下新的信息